前一段本论坛一位网友发帖称 “激振器上的大梁总是容易坏 在加工工艺上应怎么处理”。本帖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。
这里所说的大梁是指筛框上部支撑振动器的横梁(我们叫振动筛主梁)。一般采用箱式振动器的振动筛都有一个很夯实的主梁。下图就是一个采用箱式振动器主梁结构的振动筛。由于近几年箱式振动器比较流行,而箱式振动器振动筛一般都需要一个主梁,因此,这类振动筛目前在选煤厂应用非常普遍。

主梁如果设计或制造不好,往往容易发生断裂,并且断裂后不容易修复,甚至造成整台筛子报废。严重影响生产。
发生主梁断裂并影响生产的事例很多,即便是进口的振动筛也时有发生主梁断裂事故。
那么为什么主梁断裂的事故率这么高呢?
有人说是振动筛处理量过大时主梁容易损坏。这个观点是错误的,因为增加振动筛处理量,筛子的振幅会降低,主梁所受的惯性力将减少,所以增加筛子的处理量对主梁寿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。
有人说是主梁的材质有问题,这个观点我也不同意,一般主梁的材质选用都是比较谨慎的,虽然各个厂家所用的材质不尽相同,但都会采用比较好的材质,从强度上相差不会太大,再好的材质,如何设计和制造不好,都不可能达到可靠性要求。
以下论证主梁损坏的原因和解决办法。
一、设计方面的问题:
主梁的作用是:支撑振动器,并传递激振力。主梁是一个受力很复杂的结构件。
主梁的受力包括:
1、重力:包括振动器的重力和主梁本身的重力。
2、激振力:振动器产生的激振力全部由主梁承担。
3、惯性力:振动器和主梁在筛子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。
除重力外,激振力和惯性力是交变载荷,激振力又是集中力。
因此,主梁的设计不但要进行强度计算,在结构上还要考虑受力合理,尽量减轻重量。
因此,靠测绘和仿制手段来设计主梁,往往容易出问题,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。因为虽然主梁你可以测绘,但振动器你不容易测绘,而你所采用的振动器可能与测绘产品重量和激振力都不同,惯性力也不同,当然梁的受力可能就相差很大,如果不通过计算,很难判断这个力相差到底有多大,因此,凭感觉设计往往会出问题的。
因为主梁的受力很复杂,许多人掌握不了主梁受力计算方法,因此,就靠测绘和仿制手段设计主梁,即便计算,其受力模型的建立也不一定与实际相符。这是国内许多人设计不好主梁的主要原因。
如果设计上有问题,制造的再好也没有用。所以任何产品出现质量问题,大部分是设计上出现了问题。
因此,弄明白主梁的受力并建立符合实际的受力模型,是大梁设计的关键。
另外,主梁的两端与筛框侧板通过高强螺栓联接,因此还要正确计算螺栓的规格和数量。
主梁的设计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,在图纸上一定要标注清楚,如主梁与筛框侧板垂直度公差、主梁与振动器联接的部位的平面度公差、焊缝形式以及热处理等要求。
因此,主梁看似结构不复杂,但要设计一个成功的大梁是不容易的。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很难设计成功的。
如果大梁设计上有问题,现场就很难处理,整台筛子就有可能报废。
本文由洛阳虎踞供稿 版权所有,未经作者同意,不得转载或部分拷贝。